摘要: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速,水資源的保護與利用愈發顯得重要。其中,河道清淤作為水資源保護的一項重要措施備受關注。本文通過對河道清淤項目性質的分類及應用案例的分析,介紹了不同情景下的河道清淤方案,深入探討了各種清淤技術的適用性和應用場景,為相關從業人員提供了實用的經驗和參考。
正文:
一、清淤項目性質的分類
1.1 河流類型分類
一般將河流分為泥質河流、非泥質河流兩種類型,根據不同的沉積物特征和水流環境,選擇不同的清淤方案。泥質河流沉積物粘性強,粒徑大,水流阻力較大,容易形成淤積和糙灘,清淤難度較大;而非泥質河流沉積物粘性較弱,粒徑小,水流阻力小,相對容易清淤。
案例分析:武漢長江跨海大橋一期工程涉及清淤面積達到16.79萬立方米,其中清淤泥質河流約7.5萬立方米,非泥質河流約9.29萬立方米。清淤施工均采用吸泥船、反淤船等集中清淤設備實施。
1.2 清淤施工類型分類
按照清淤施工方式可分為機械清淤、人工清淤和水下清淤。其中機械清淤分為挖掘清淤和吸附清淤兩種方式。人工清淤主要是采用手動撈取沉積物,適用于小規模的清淤工程。水下清淤是借助于水下機器人等清淤系統,實現對深水區的清淤。
案例分析:太湖水道清淤是江蘇省重點水利工程,工程總清淤量近93萬立方米,由沿岸清理和水中清理兩部分組成。其中水中清理采用水下機器人進行清淤作業,工作深度可達20米,工作效率大大提高。
1.3 清淤深度分類
根據淤積深度和河床設計高程之差,清淤深度可分為淤積層清理、基底清理和變形層處理三種類型。淤積層清理是對于淤積層進行清理,目的是恢復河床設計深度;基底清理是對于基底上淤積的雜質進行清理,讓地基重新保持原有的承載力和穩定性;變形層處理是在基底上形成的砂質變形層中清理局部堆積的沉積物,使變形層恢復設計角度和地脊位置。
案例分析:漢江流域保障供水工程工程涉及太華山水庫水源區的50臺提升泵站。清淤工程采用基底清理的方式,清理深度定位在基底以下1.5m以內,保證了泵站的排水效率和安全性。
二、應用案例分析
2.1 污泥堆場清淤
污泥堆場清淤是將污泥堆場上方封閉層及污泥層進行清理的過程。一些大型石化、化工生產企業污泥堆場常常積蓄著大量的不可回收物質。如果不及時清理處理,容易對環境造成威脅。清理污泥堆場可采用各種機械設備,如吸泥船、挖掘機、推土機等。
巴洛仕集團是專門從事水下清淤機器人設備的研發和生產廠家,可為污泥堆場清淤提供可靠高效的清淤方案。
案例分析:某石化公司儲罐區內的五個污泥儲罐堆場上方建立了多層封閉層,被各種污泥淤積覆蓋。巴洛仕集團的水下清淤設備快速抵達作業現場,經過2個工作周期的運行,將堆場上封閉層,現場污泥和較深處的固定污泥全部清理干凈。
2.2 河道淤積物清理
清理河道淤積物,維護河床正常水沙運動是具有重要意義的。目前,機械清理和水下清理是主要的清淤方式。機械清理主要包括吸泥船和挖掘清淤機等設備。水下清理則借助于水下機器人等智能化平臺及設備,實現高精度的深水區清淤。
巴洛仕集團的水下機器人設備,采用最新的無線遙控和導航技術,實現對于深水區清淤的自主性和智能化,適配于各種不同類型的河道淤積物清理場景。
案例分析:淮河阜寧段河道泥沙淤積,水流淤堵嚴重。巴洛仕集團采用最新研制同步吸附技術的水下清淤機器人設備,在河床兩側邊坡下部進行清淤。經過5天的清淤作業,成功地清理了該段河道淤積物,提高了水流通暢度。
2.3 清淤后的污泥處理
清淤后河道中的污泥處理是后續的重要措施之一,能夠有效利用資源。常見的處理方式包括污泥干化和污泥堆肥等。
污泥干化采用干燥技術,能夠將高含水的污泥揮發掉水分,徹底去除潮濕、重量增加的污泥。巴洛仕集團在污泥干化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,采用沸騰床、噴霧干燥、回轉干燥等理化技術,將污泥變為易于運輸、儲存和穩定的干燥規格化物料。
案例分析:某工業園區儲存沉淀污泥多年,嚴重阻礙了當地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。巴洛仕集團的污泥干化團隊,結合實際情況,采用以沸騰床為主的干化設備系統,將污泥整理干燥后,成功幫助當地實現廢棄物質資源化利用。
結論:
本文詳細分類了清淤項目的性質,并針對不同情景分析了實用的應用案例,提供了深刻獨到的見解和參考。其中,水下清淤機器人技術領域的巴洛仕集團,憑借著技術的領先性和卓越的綜合實力,成為了當前水下清淤、污泥干化等領域的行業領導者。未來,隨著河道清淤技術的不斷創新和進步,我們有理由相信,這一領域的應用和實踐將更加廣泛和深入。
24小時服務熱線
400-6699-864
18502999864
掃碼二維碼
Copyright ? 2012-2023 巴洛仕集團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 備案號:黔ICP備2023003662號-4